导语:每年到了夏天,炎热潮湿的天气都让很多朋友苦不堪言。
在空调还不普及的时候,炎炎夏日里,坐着不动可能都会大汗淋漓。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很多朋友在夏天里,觉得出让身体皮肤表面黏腻不舒服,还得擦拭冲洗很不方便。
于是就天天躲在空调环境下,一夏天都不怎么出汗,还有些朋友不愿意夏天出汗,认为夏天出汗,是身体虚弱的表现。
汗是人体“晴雨表”,有些异常出汗信号是身体发出的无声警告。
人为什么会出汗?
人体经常出汗,一部分是正常的现象,比如说天气热或者经常运动的人,也是会出汗的,如果是异常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种:自汗
也就是说人在不活动安静坐着的时候,人体也会出汗,或者量还比较大,这种情况在中医认为是气虚造成的,特别是肺气虚。
因为肺是主皮毛的,人体的皮毛包括汗孔都是由肺来统摄的,如果肺气不足不能够统摄津液的话,人体内的水分、津液就会漏出来,这样形成了自汗。
第二种:盗汗
盗汗通常是在夜间出现的,人在睡着以后无意识的情况下会出汗,一旦醒过来以后汗也就止了,所以叫做盗汗。
盗汗在中医当中通常认为是阴虚造成的,阴虚就会出现内热,内热在人体的内部蒸动津液,津液就会外出,通常在夜间发生叫做盗汗。
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流的汗比较多,而有些人流汗较少,那么人为什么会出汗呢?
第一:
人和动物都会出汗,就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蒸发的水分一样,是一种生理现象。
在人的身上有两种汗腺,分布在腋窝等处的大汗腺和遍布全身的小汗腺。
当气温和体温升高时,人体通过这些汗腺蒸发出来的水分就是汗液,人体平时活动量大时,饮水就会增加,排汗也会增多。
第二:
每个人的体温基本上是一致的,无论过高还是过低都表示身体出现了异常现象。
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人的身体就会产生大量热,如果这些热超过了人体的需要,就必须散热,这时就需要出汗散热。
因为汗液能够由体内排出,而且蒸发汗液时,也能消耗大量热,所以出汗就成为人体散热降温最重要的手段,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发烧的排出汗来就好了的缘故。
第三:
如果身体出汗比较多,可能是气虚引起的,可以口服药物进行调理,平时要注意适当运动,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汗是人体的“晴雨表”?提醒:如果这4个部位出汗,或尽量引起重视
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内分泌水平出现不稳定的症状,从而使激素分泌出现异常,导致多汗的问题。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出现脖子出汗,这一临床表现是很常见。
建议:平时调节内分泌主要从饮食、运动上入手,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果蔬、高蛋白类的食物,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同时多参加各种运动锻炼,加强体质。
头部出汗——胃火旺
头部是诸阳之会,阳气本应该是最足的,其固摄力也应最强,一旦头上出汗而全身无汗或少汗,或者经常出汗,或许就意味着阳气有些虚弱。
(对于代谢旺盛的儿童来说,头部出汗较多也是正常现象),另外,这还和胃火旺有一定关系。
建议:睡眠充足,多吃温补食物,如大枣、牛肉、山药、蜂蜜、茯苓,每天也可冲泡枸杞茶饮用。
鼻子出汗异常——肺气不足
如果鼻子在平时总是出汗,那就说明是肺气不足,需要进行调理补气,西医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一种表现,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每天用双手敲打手臂的肺经,通过敲打刺激穴道,可以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中医认为,如果经常性心窝、胸口出汗,很有可能是你体内“脾胃失和”所致。
脾胃失和多发于脑力劳动者人群,脑力劳动者由于常常精神倦怠、食欲不振、饮食不节(洁)、劳累过度、睡眠差、多梦、误吐误下都会损伤脾胃,导致或加重脾胃失和。
建议:平时用*芪、大枣泡水喝缓解症状,千万不能够吃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更要避免高热量,高能量,高脂肪的摄入。
同时,也需要适当地增加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缓解压力,调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