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着后出汗,醒来后汗止,中医称之为“盗汗”。这类人常常伴随手脚心发热、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口腔溃疡容易缠绵不愈、心烦易失眠等特点,为什么我们的身体会出现盗汗症状,出现这些症状后又该如何调理呢?
中医如何解说盗汗
在《*帝内经》有一个词叫“寝汗”,“寝”是指睡觉,“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症状。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此名。
从中医观点来看,夜间盗汗有可能是气虚或阴虚造成,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来调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血养心,以归脾汤加减方来治疗;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有盗汗现象,此时可用六味地*丸加减方来改善。
此外,阴虚火旺的盗汗,五心烦热,宜滋阴降火,用之以当归六*汤加减方,但建议由医生鉴别诊断后,再服药改善。
盗汗分为两种,一种属生理性的,一种属病理性的
《金匮要略·水气篇》中“食已汗出,又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景岳全书·汗证》指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另外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汗证》里还有“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且临床尚有因阴虚而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由血瘀而致水湿内停的血瘀与水湿并见等等,辨证时更需详审,所以又细分为:阴虚盗汗、阳虚盗汗、气虚盗汗、血瘀盗汗、血虚盗汗、湿阻盗汗、外感盗汗。
现代医学认为,小儿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往往比成人量多,属生理现象。另一种指入睡后出汗,醒后即止,多属虚劳之症,尤以阴虚者多见。中医的说法是“阴虚则盗汗”,“阳虚则自汗”。
临床也有因阴虚而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由血瘀而致水湿内停的血瘀与水湿并见等,鉴别时更需详审,所以又细分为:阴虚盗汗、阳虚盗汗、气虚盗汗、血瘀盗汗、血虚盗汗、湿阻盗汗、外感盗汗。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甲亢、糖尿病、结核、肿瘤、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都有可能成为盗汗的“元凶”。
此外,手术患者术后虚弱、精神紧张、心理压力等因素也可能引起盗汗。但是,这些盗汗情况大部分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其发病主要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所致。
中医治疗盗汗的方法
治疗以养阴清热、使热内消为主,可选用当归六*汤、麦味地*丸、知柏地*丸、六味地*丸等方药。配伍多用生地、麦冬、地骨皮、桑叶等药,如热过重可加*连,汗出量多加龙骨、牡蛎、生*芪等。盗汗还可能与阴阳失调、表虚受风有关,症见汗出怕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半身出汗,或局部出汗,苔白,脉缓,治疗以调和营卫为法,方用桂枝汤等。
也有因情志不舒、过食辛辣肥厚、素体湿热偏盛等引起的肝火、湿热郁蒸型盗汗,症见全身出热汗、汗液易黏、面赤烘热、烦燥口苦、小便色*、舌苔薄*、脉弦数;治疗以清肝泄热,化湿和营为法,方用龙胆泻肝汤等加减。因此盗汗不可妄补,应辨证论治,当清则清。
中医治疗盗汗的三则验方
1、五砂散
五倍子5份,辰砂1份。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散0.5~1克,用温水调成糊状,于患者临睡前敷于肚脐,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翌日晨起时取下,如无效可重复使用,一般连用3天即可凑效。本方适用于各种证型的盗汗,对因肺结核引起盗汗,也有比较显著的疗效。
2、玉屏风散加减
白术12克、*芪20克、防风12克、炙甘草10克、北五味10克、糯稻根15克水煎服,一日一贴。若汗出严重者加麻*根12克、乌梅12克,有心悸者加熟枣仁12克、茯神18克、桂圆12克。即可。
3、当归六*汤加减
当归12克,生地*、*芩、*柏、*连、熟地*各6克,*芪12克,水煎服。本方主要用以治疗阴虚火旺、盗汗面赤、心烦尿赤、舌红。若阴虚火旺轻者,可去*连、*芩,加知母,以泻其火而不伤其阴。适用结核病。
红枣7~10枚,仙鹤草20~50克,水煎服
成人盗汗药物:富硒浓缩六味地*丸,连服一到三个月。
(注:以上方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为道中医小编提醒,儿童盗汗较为常见,也多由营卫不和、阴虚内热所致。且儿童阳气偏盛,体内代谢产生热量也多,更不能妄用补药。但也要注意,小儿多汗同时伴有吵闹、夜啼、枕部头发脱落等可能是缺钙。
因此,儿童盗汗最好及时就医,排除疾病,对症用药调理。如无疾病,不应自行乱服补品,可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脂肪、甜食的摄入量,多食蔬菜水果,衣被适当,增加户外运动。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还想看
盗汗、一动就出汗、出汗多,一味中药“桑叶”专克盗汗,汗出即止
霜桑叶熬水喝,自汗盗汗一次性全搞定
一个穴位可以治愈更年期上半身热、自汗,收藏了吧,用得上!
盗汗、自汗、各种多汗症,1味中药“山萸肉”汗出即止,尿频尿急也有效、默默收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