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天野苍茫北朝末战争笔记小说
TUhjnbcbe - 2021/5/5 17:27:00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治疗的好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二百九十一以硬敌硬


  当日天空放晴,空气极为干燥,虽然无风,但是寒气凛凛。李岐丰与突厥特勤交谈完毕,立即回营整*,将营垒中的辎重物品均置之不顾,全*轻装骑马出营,牵走的从马背上驮着弓矢铠甲以及少量食物和饮水。全*西移了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正好位于一处河岸的北面缓坡上。该河坡南高北低,缓缓向北延展,地势逐渐开阔。周*背靠河坡,向北列阵以待敌。河坡接近河岸处地势骤起,且有灌木连接河边芦苇,可作为后背屏障。周*北向列阵,是考虑到太阳光耀眼,抢先占据背光地利。
  周*整队之际,突厥人的马队分多路纵队自东北方向追踪而来,一路*尘滚滚而起,也不知其人数多少。见周*已横向列阵,背南面北,突厥人就将纵队向西展开,一直朝前延展,试图从侧背包抄周*。但到最后,才发觉周*的左后侧是高低不平的河岸,地上生长着一丛一丛的灌木,夹杂着一些枯矮的树木。视野上没有大大阻碍,但骑兵却很难快速地通过。向东可以看到周人的旗幡,说明周人在左侧已有了防备,并准备利用灌木阻碍突厥人的包抄,再用周人擅长的弓弩形成打击。
  看到了这样的情形,突厥人考虑到横向过长,容易从中间切开,就放弃了包抄的想法,将已经伸展的右翼收了回来,形成与周*横阵正面相对的阵型。
  两*阵型虽然形似,实则并不相同。周*位于地势更高些的地方,将所带的拒马扔在前方阻碍敌骑。前排骑士都下马,身上已披了挡箭的铁铠。更后的阵型与前方隔有一段距离,并有马上轻骑组成。周*没有立帅旗,遍布*阵的都是黑底虎幡,在黑色旗帜绣上红色虎身,这是凉州*固有的标示。至于唐公的本阵,就在西侧左翼,靠近那些阻碍突厥人包抄的灌木丛附近。周*本阵百余骑,包括李岐丰的长子李澄及亲信骑士。
  周*的阵型不仅严整,而且层次分明,背靠高处,依托天然障碍,有利于防御骑兵的进攻。
  而突厥人则是依照周*的布阵,在对面形成的对战阵型。全*身处低处,而且纵深更长,说明并没有将数量优势用于交锋接触面上。突厥人全是轻骑,旗幡极少,目力所及,极为壮观。可以说他们*阵的每一处都是相似的,都是马上骑士,而不像周*所形成的分工和组合。
  接近中午,突厥阵中奔出数骑,卷起一路*尘,朝向周*奔来。刚开始周*以为是来约战单挑的突厥骑士,随后才发现是突厥信使。信使立马阵前,高声宣读特勤口信,大意是夸耀武力,并再度劝降。
  不久,周*地势稍高的后排骑阵中分出一骑,穿越由下马骑士组成的前排*阵,也来到阵前。他用突厥语告诉突厥使者说:“告与尔特勤得知:我大周中原正朔,正欲雄图天下,不暇前来经略北塞,暂任尔等北塞为王,且行羁縻而已。唐公乃上邦柱国,岂能背弃祖宗,屈身戎狄?话不多说,速速来战!”
  使者闻听,也不急恼,答复说:“既然如此,某要后悔,我铁马立即踏来!”说罢拨转马头绝尘而去。
  过不多久,突厥骑果然来犯,顿时尘土冲天而起。突厥人当先两骑,持狼头旗而进,其后骑队呈纵队紧随旗帜前行。
  拒马后的周*披甲下马骑士,早已准备好用弓矢射之,又备有长矟大刀近战。历经多日奋战,将士脸上再也看不到任何紧张和惧色,只待突厥人来了好厮杀。
  哪知突厥人的骑兵逼近射程之后,并不再朝前策马,当先旗手拨马横向跑动,后面的骑兵都紧跟着转向,平行于周*战线,自西向东裹挟滚滚尘土飞驰而过。*尘形成一条屏障,使得北边的突厥*阵完全不可见了。突厥人边横向跑马,边搭起连发的快箭,飞蝗般射向周**阵。
  周*前排并无战马,将士都披了铁甲,头戴挡箭用的铁兜鍪。他们并不退却,也用弓矢回击,纷飞的箭雨射入*尘之中,就消失不见,也不知道是否射中。
  整个午前,突厥人就用这种方式发起了数次进攻。突厥人射来的箭,密密麻麻散落在周*前排的地上,并也给周*造成了一些人员上的损失。而周*拒马前的空阔大地上,更是横七竖八星星散落着被射死的突厥人尸体,还有更多中箭倒毙的马匹。失去主人的马儿停在原地,低头嗅探地上的草根,仿佛置身战阵之外。


  午后,突厥人攻势稍停。随着*尘散去,可见远处黑烟袅袅而起,那是突厥人在炙烤牛羊肉。而周*则只有干粮可以充饥。
  就在这时,唐公李岐丰下定了决心,要全力出击一搏。
  他召集诸将说:“虏人很狡猾,也没有强攻的意思。无非想先困住我们,轮番更迭跑马攒射,消耗我方将士和弓矢,且继续等待援兵。我猜他们已派出快骑,召集四周被打散的虏骑。又或有第二路援兵,也来自狼山那边?也未可知。总之,越拖下去越对我不利。他以为我只会固守,殊不知我突然出其不意全力冲阵。以硬敌硬,与之决死一战!”
  岐丰又说:“这番冲阵,非生即死,青史留名的机会,诸君勉力而为吧!”
  不久,命令下去,让周*骑士尽数上马列阵。唐公李岐丰在亲信骑士簇拥下,骑马快速自将士们马前经过,唐公令人传话道:“我堂堂汉家男儿,黑发骑士,岂可屈身以事戎狄!与其受困于虏,不如与之决一死战!如果注定要死在今日的话,我儿贺兰为你等之先!”李岐丰的长子李澄,此刻就立马在战阵前排。
  众骑士皆神情肃穆,阵中鸦雀无声。唐公李岐丰又说:“我朝武运昌隆,我*又是精锐劲旅,此阵若是输给虏人,恐被耻笑。诸君须得勉力为之,不可令吾等蒙羞!”
  说毕,挥手令发动进攻。周*将原本用于防御的拒马等物尽数清除,将士皆着轻便皮甲,马儿也用皮甲当前挡箭,手提长矟,备了弓矢斫刀出阵。当拒马等物清除到了两旁之后,周*阵中突然发出雷鸣般的吼声,惊天动地。遂即周*骑士从坡上冲了下来,直奔突厥人的骑阵而去。这其中就包括李岐丰的长子李澄,以及李岐丰本阵的几乎所有骑士。
  周*冲下来的时候,卷起的滚滚*尘,就像天边的巨浪席卷而过,裹挟着甲器撞击和马蹄踏地之声,好似惊涛骇浪,试图吞噬一切,直朝惊呆了的突厥人阵中扑去。
  突厥人原本想利用周*的稳守心理,将周人困在背河坡上,轮番用骑射袭扰,不断消耗周人实力,而等待外援。然后轮番更迭进攻袭扰,直到周人崩溃。在布阵上,并没有考虑如何防御突然的进攻。而且为了便利进攻,突厥人阵前既没有拒马,也没有天然沟堑的阻碍,一马平川毫无阻挡。这时面对周*倾尽全力的突然猛攻,突厥人的前队几乎无法做出有效的抵抗,就被打散了。紧接着周人继续深入到了突厥*阵的中心位置。
  李岐丰只留下不足五十余骑,立马在原本左翼的坡顶灌木丛边上观战。前面是一个天然的土堑,他们把拒马扔在土堑下的平地上阻挡骑兵,亲信骑士都下马披重甲,准备随时迎战。
  李岐丰在高处马背上观察两*对垒情况,从远处看,就见无数股拖着尘土的骑队,纷乱地深入到突厥骑兵的阵中,随即带起阵中如漩涡式的反应。人、马和尘土都纠缠在一起,似群蛇翻滚着撕咬,卷起更多的漩涡。无数的漩涡互相纠缠撞击,难分彼此。可以想象,置身其中,两*骑士一定是混乱地缠斗在一处,周遭流矢纷飞,骑士则三两骑结对厮杀。而骑兵驰骋带起张天蔽日的*尘,则加剧促成如此混沌的战局。在*尘遮蔽之中,两*一旦接触,就分不清彼此,只能在身旁寻找敌或友,并卷入近战肉搏之中。
  过了一会,有一队周*脱离战阵,自北向南奔来,其后紧跟着另一股突厥人的骑队,看来是被突厥人咬上了。周人的骑士都用布巾蒙了口鼻遮挡尘埃,只露双眼,也不知道谁是谁。他们大多失去了长矟,改用转身弯弓搭箭来还击突厥追骑。两边飞矢来往,不断有人落马。周*到了坡前面,突然分成两股,分别向左右横跑。跟来的突厥人一时不知道往哪儿去追,抬头见土堑上有敌人,正在犹豫时,坡上的披甲骑士一起涌到土堑上,朝他们射出了数排早已准备好的弓弩。弩箭又平又快,穿越空气几乎没有半点声响。就听见箭头刺穿皮肉发出沉闷的噗噗之声,顷刻间一队突厥骑士大半都已落马毙命。其余突厥人吓得收住坐骑,拨马朝北边逃去。
  很快,冲出来的周人又合并为一条纵队,斜向冲入*尘之中。坡前的空地上,目力所及的,尽是倒毙马匹和横七竖八的尸体,其中大部都是突厥人。
  再看战场,仍然杀得难解难分。双方的骑队完全纠缠在一起,被分割为无数的小骑队,大的不过数十骑,而小的可能只有几人几骑。原本两骑对冲的回合,此时已经失去意义。按理对冲十余回合,就要撤下来歇马力或者直接换马。而此刻两*都没有后方,就像无数小漩涡对搅在一起,彼此难解难分,也无法撤出来。就算偶尔脱离战阵,也会带出纠缠的对方,就如刚才情形。双方不断跑马厮杀,原本干燥晴好的天空,也变得昏晦泛*。
  唐公李岐丰观察着战阵,面色虽然保持平静,而心中却非常焦虑。他又观阵了一会,感觉空气中尘土味越来越重,呛人口鼻。而战局被尘埃所遮蔽,愈发混沌不明。他从马背下来,想要稍微休息整理一下思绪。浑身披了厚甲,不便坐在胡床上,就让人在地上铺了垫子,跪坐在垫子上。他将大刀放在左手边的身旁,一支上了弦的步战弩摆在身侧右手边,弩上装了一支尖头穿甲箭。
  此时身边护卫的骑士不多,仅分成两排来保护他。一排持弓矢靠近天然土堑,土堑外有挡马的拒马等障碍。另一排环绕唐公身前,披重甲拄着长矟或大刀侍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野苍茫北朝末战争笔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