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早上起来莫名其妙的心情就很不好;
一群人一起吃饭唱歌娱乐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和大家格格不入,有一种悲凉的孤独感袭上心头;
或者看到各种APP里其他人过得都很好,会对自己生活的不如意感到心烦意乱;
又或者明明自己过得已经挺好的了,但是还是有一种深深的焦虑感常常困扰着自己。
如果你也有这种感觉,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并且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消除这种感觉,那么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你解释这个困扰产生的原因并且掌握一种实操方法顺利解决这种困扰。
首先请大家放心,即使有过上面那几种并不是很美妙的个人体验,也不要觉得恐惧或者恼火,因为这样的体验并不是某一个人独有的,而是这个时代中绝大部分人都感受过的一种体验,可以叫做时代病。
随着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好,生活节奏开始变得越来越快,客观的来讲,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要比几十年前好的太多太多,但是我们的幸福感却越来越低,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就是我们的心越来越不安,这也就是这篇文章的标题:人心惟危。
人心惟危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词的出处是《尚书·虞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
市面上有很多书籍解释过“人心惟危”这四个字,大部分的都把这四个字解释成人心险恶的意思。
这不能说错,但是这种解释确实比较浅薄。
危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在高而懼也。意思就是人站在高处,感觉非常恐惧的意思。
各位可能都有过旅游的经历,我们登上峨眉山的金顶,或者爬到华山之巅,当我们走到悬崖边向下看的时候,内心会不由自主的升起一种恐惧之感,这就是所谓:在高而懼也。
人心惟危,其实就是讲我们的心灵不安,那种不安的感觉就好像我们人走到了悬崖边上似的。所以这四个字的意思其实是指:我们的心已经来到了悬崖边上。
1
怎么就让心来到了悬崖边上呢?
很多人都会说这是这个时代的错,这是一个笑贫不笑娼的时代,不管用什么手段把钱挣到了,他就会过得很好,我们这些本分的老实人,没有办法挣那么多钱,所以我才会感觉焦虑,感觉不幸福。
还有人说这都是钱闹的,这么好的时代,让我抓住了机会赚到了钱,都说有了钱人就能想干什么干什么,而我天天忙得昏天黑地,孩子也没时间管,身体也越来越差,这一切都是钱的错。
看吧,同样生活在一个中国,有的人觉得时代很差,赚不到钱所以才会焦虑,才会不幸福。有的人呢觉得这个时代挺好,自己也挣到钱了,但为了赚钱掏空了身体,冷落了家人,人也会很焦虑,也感觉不到幸福。
可见真正错的并不是时代,也不是金钱,因为穷人还是富人都感觉自己不够幸福,都觉得自己已经站在悬崖边上了,但是都觉得是外面的环境造成的,都和自己本身没什么关系。
大明王朝里严嵩看到自己的儿子已经荣华富贵,位极人臣了,还要在江南改稻为桑的时候毁堤淹田,为了满足一己私欲,不惜饿死江南百万百姓。
他只能叹息一声:人心总是不足,高了,还想高。
这也对应了《说文解字》中“危”字的含义:在高而懼也。恐惧的来源是什么,是站的太高了,自古高楼多风雨,莫上琼楼最上层,站的太高了,得到的太多了,又害怕失去,恐惧就来了。
那心高对应的欲望就会很强烈,总想要的更多,在这个不断追求欲望的过程中无非就是两种结果:
一种是求而不得,这其实就是绝大多数普通人心不安的原因,想要买房子,买不起,心里就很郁闷,就很焦躁,天天被各种媒体鼓吹的阶层固化啊,输在起跑线上啊等等一切消费主义的宣传洗脑。
像一只没头苍蝇一样的乱飞乱撞,却从来不愿意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
第二种结果就是想要的都被满足了。很多人觉得这样挺好啊,想要买房子买上了,想要买车也买到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多幸福,多开心。这其实是现代版的皇帝得用“金锄头”吃白面馍馍的执念。
有人说那不会啊,我在抖音上看到很多人的豪宅啊,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开了豪车啊,这都是视频存在的,眼见为实啊。
说真的现在的社会,眼见的不一定为实,上海假名媛,和年初报道的杭州初中生租豪车骗阿里女员工上千万的新闻就是例证。很多社交媒体给我们营造的生活都不是真实的生活,那是一种表演。
当然不否认这个社会里确实有人过得很好,但是如果他本人或者他后代天天在网上炫富,这样的人家一定是不长久的,这是天道。
那位说了,你这是没挣到过钱的人,在这里意淫有钱人的烦恼,其实人家有钱人的生活幸福的你都不晓得多幸福。
那么我们来看看《红楼梦》,这本书是江南织造局的后代曹雪芹所著,正经的富贵人家出身,写尽了一个家族由盛入衰的过程。
拿贾母寿宴的繁华举例,这场寿宴极尽奢华,一桌螃蟹就要二十两银子,各位可知,一两银子大概是五百块人民币的购买力,二十两就是一万块,一道菜一万块钱!这样的寿宴开了足足有八天!
可《红楼梦》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其非常严谨的写作手法,和现在网络爽文不同,不会一嗨到底,而是让事情回到本来该有的样子。
曹雪芹描写贾母寿宴的奢华,宾客盈门的同时,通过五处细节透露了贾府疲态尽显,败像已定的结局:
第一件事就是丫鬟鸳鸯偷情,贾府对下人的监管已经有心无力了。
第二件事就是王熙凤累病,她一病,贾府乱子频出,贾府已经后继无人了。
第三件事就是迎春被丈夫虐待,贾府的威严受到挑战,已经无力给出家的闺女撑腰了。
第四件事就是太监索贿,可见元春在宫中影响力也在下降。
第五件事就是贾琏开始查账并且打算变卖家产了,这说明贾府已经入不敷出了。
外人看贾府,就像我们看抖音或者财经新闻上面的各种富豪的新闻一样,我们觉得他们富贵逼人,财大势大。只有贾母这种局内人才知道这一切都是盛极而衰之相,所以才会在寿宴结束时悄悄地落泪。
可见无法控制欲望,是我们无法心安的唯一原因。
2
如何才能心安?
禅宗里面有个故事,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面壁,慧可去找他。
那个时候冬天,找他不理,理都不理他,在那里打坐。
慧可在雪地里面站了很久,雪都到膝盖,看到达摩祖师好像一点慈悲心都没有,理都不理他。
最后他用刀把手臂割断,拿着手臂来供养他,达摩祖师说:你这又何苦?你为什么这么作法?
慧可说:我心不安,求大师来替我安心。达摩祖师手一伸: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慧可说:我不知道我心在哪里啊!
达摩祖师说:“我已经让你的心安宁下来了”。
这是禅宗很著名的一个公案。但是这个结尾,并没有解答我们的困惑,慧可说没有找到心,达摩祖师就说已经帮他安好了,到底安在哪里了?怎么安的?一句安好了,我们就没有烦恼了吗?
这也是禅宗总被诟病的地方,说话总是模棱两可,乍一看感觉非常有智慧,但是越琢磨越感觉是抖机灵。
毕竟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悟性,还是需要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步骤来指导自己进行安心的实践。
当我们不知道该怎么操作的时候,可以模仿古今中外的贤者,看看他们如何让自己心安。
我们先来读两首词感受一下,两首词的不同境界: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篇幅有限,就不做过多地解读了,这两首词的作者都是辛弃疾,宋代豪放派词家,是个文武双全的奇才,曾经上演过万人*中取敌将首级的史诗级戏码。
《破阵子》中辛弃疾满篇壮怀激烈,让我们这些时隔前年的读者依然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英雄气,结尾却是“可怜白发生”。
一生郁郁不得志,想要跨战马,击强胡,收复破碎河山的愿望终究没有实现,他是怂了吗?
并不是,你怎么能这么肯定呢?看《西江月》,很难想象这是同一个作者写的两首词,《西江月》写的是上饶城边一个叫做*沙岭的小村庄夜景,安静,闲逸,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希望。
这首词是辛弃疾因受到奸人排挤,被朝廷罢官之后所做,可是我们却一点也看不出悲观和消极的样子,一个怂了的人是不会对自然有这么深刻的理解,也不会如此自得其乐的。
同样是心中的欲望不能被满足,同样是身处逆境,郁郁不得志。
懂得养心的人可以选择顺其自然,回归山水之间,听一听蛙声,闻一闻稻香,用晦而明,厚积薄发,待到国家需要依然要:沙场秋点兵。
不懂养心的人,买不起房子只会怨天尤人,满腹牢骚,却不肯观照自己的内心,把这种逆境当成一种修炼自己的机会。
什么是养心呢?控制欲望就是养心,具体方法:既要自强不息,也要知足常乐。
养心不是让我们放下欲望,而是让我们控制欲望,人活一世,需要先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然后成家立业,对家人负责,这一切都需要欲望做驱动力。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年纪轻轻看破红尘,整个世界将不会有任何进步,大家一起宅在诵经念佛,打坐悟道,整个社会必将会陷入黑暗之中。
这就是自强不息的价值,自强不息才能保持希望。
但是也不能让欲望不断膨胀,这样的结果肯定像喝海水解渴一样,越喝越渴。每个人的出身,天赋都不一样,我们努力的奋斗并不一定能把我们想要的一切都给变成现实。
天道酬信,相信我,只要我们保持努力,自强不息一定会有所收获,肯定比那些好吃懒做,怨天尤人的大多数人生活的要好很多,这个时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要学会知足常乐。
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就要学会自强不息,当我们小有所成的时候要学会知足常乐。
这样才能将我们这颗马上要坠入悬崖的心,拉上来,不再那么焦虑和惶恐,从不安走向心安。
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痛苦,因为得而复失比不曾拥有更痛苦,放下总是困难重重的,但是这就每一个人肯定会犯错,但是人和人的区别就是有的人知错就改,有的人死不悔改。
知错就改的人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最终得到解脱。
死不悔改的人,众生被欲望左右,最终和欲望一起同归于尽。
各种选择,还在个人。
3
最后总结一下本篇内容都讲了什么:
1、人心惟危就是我们的心被推到悬崖边上了
2、是欲望把心推过去的
3、把心拉回来的方式叫做养心,养心的方法:既要自强不息,也要知足常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