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肌骨疼痛诊疗介绍
TUhjnbcbe - 2021/3/12 15:20:00

为积极响应国家*策号召,保障“健康运动、运动健康”,医院肌骨疼痛诊疗中心在院领导的带领与指导下,积极开展运动与医学结合诊疗模式,不吃药、不打针,通过功能评估,将手法物理治疗与功能训练相结合,对颈肩腰腿痛及运动损伤、体态模式进行诊断治疗,具有无痛、高效、非药物、无创性等优点,对功能性损伤导致的疼痛治疗有效率达%,治愈率80%以上,为固化正确运动模式,防止疼痛复发,开展运动医学康复项目,如医学普拉提、八段锦等,激活深层肌肉,强化核心,增加身体柔韧性和椎体之间的灵活性从而减轻关节肌肉疼痛,使患者得到最大效率的治疗与康复效果。

科室特点:改善疼痛后,再找出疼痛原因,重建正确运动模式,防止复发,远离疼痛、终生受益!

一、头面部痛:

1.神经痛及无力

1)面神经,耳大神经,耳颞神经,枕神经等,疼痛位置常出现在:眼眶、前额、头顶、双侧颞部、耳后、枕后。

2)面神经炎导致的面瘫。

2.肌肉关节功能紊乱

1)颈源性头痛:颈后及两侧肌肉紧张并牵扯至头痛、头皮紧张感,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头痛。多见于手机族、办公族、长期伏案或机械模式工作者。

2)面部肌肉及关节问题产生的疼痛,如:颞下颌关节紊乱、面部肌肉紧张卡压神经导致疼痛。

二、颈部痛

1.颈椎间盘突出:颈肩部疼痛,伴手臂及手指的麻木,踩棉花感。

2.颈椎小关节错位或旋转造成的颈部疼痛活动受限,长时间得不到纠正引起颈痛头痛。

3.落枕后颈部活动疼痛受限、颈后大包(分淋巴性和骨性)。

4.颈椎曲度变直,多见于低头族等头前引体态。

三、肩胸背部疼痛

肩关节:肩关节痛、活动受限、手臂麻木疼痛(冻结肩、肩周炎、五十肩、肩峰撞击)高低肩。

胸背痛:胸椎错位、胸椎曲度过直,胸廓痛旋转加重、肋骨外翻。

四、腰痛

1.肌肉损伤

急慢性腰扭伤拉伤,腰肌劳损。

2.腰椎间盘及椎管狭窄

1)腰椎间盘突出以及突出后压迫脊髓或神经,从腰部向臀部、大腿、小腿放射痛,坐骨神经痛。

2)椎管狭窄:压迫椎管中的马尾神经、神经根产生腰腿痛、下肢无力不适、间歇性跛行。

3)小关节错位、骶髂关节炎、骶髂关节紊乱、尾骨痛(久坐难忍)。

4)功能紊乱,如:长期弯腰工作,长期扭转躯干工作,产后腰痛。

五、手臂

1.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肘关节外侧酸痛,向上或向下放射,活动或用力时加重,手臂旋转痛。

2.腕管综合征:腕部正中神经卡压缺血导致腕部疼痛、无力、麻木不适。

3.腕部过度机械使用:过劳手、妈妈手、鼠标手等等。

4.小关节错位、腱鞘炎。

六、膝痛

1.膝前大腿痛:过度运动、肌肉拉伤、股四头肌紧张。

2.膝关节及膝周疼痛:

1)中老年行走、下蹲疼痛,上下楼加重,久坐起身痛,膝后小腿痛,膝关节摩擦音。

2)年轻人见于跑步膝、跳跃膝、肌肉拉伤等运动损伤。

3)半月板损伤、前后交叉韧带损伤、侧副韧带损伤。

4)关节炎、积液。

5)膝关节术后康复

七、踝扭伤

1.脚踝扭伤急性期肿胀、疼痛、不敢落地进行淋巴回流手法治疗。

2.针对扭伤后肌肉韧带损伤导致的踝关节不稳进行康复训练。

八、足底足跟痛

跖筋膜炎、足底筋膜炎、扁平足、小关节错位等。

常见于行走姿势错误,久站,过度行走,足弓塌陷等。

九、产后康复功能康复

1.盆底肌功能(漏尿)、腹直肌分离、耻骨分离等治疗。

2.骨盆调整,如骨盆及耻骨痛,假胯宽,骨盆前倾、后倾,功能性长短腿等。

3.剖腹产后疤痕松解

疤痕会穿透多层软组织,从皮肤到腹膜,到骨膜,周围组织和内脏就像穿着紧身衣一样,筋膜和神经都会受到牵拉,无法正常活动,从而会引起各种功能紊乱及疼痛问题。

十、植物神经紊乱

头晕、头痛、失眠、焦虑、烦躁易怒。

●治疗特点:不吃药,不打针,不手术

●治疗方法:运动康复,神经康复,产后康复,淋巴回流手法

●辅助设备:冲击波,偏振光,冷空气治疗仪,平衡训练仪,电动牵引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肌骨疼痛诊疗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