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神经指南癫痫伴焦虑诊断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TUhjnbcbe - 2021/3/11 2:14:00

焦虑是癫痫最常见的共患病之一。焦虑严重降低了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癫痫患者自杀率增高的重要原因。为推动我国临床医师对癫痫伴焦虑的规范化诊治,中国抗癫痫协会共患病专委会组织专家讨论,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研究证据,就癫痫伴焦虑的诊断治疗相关原则达成共识。本共识对推荐意见的推荐强度及证据的评定标准详见参考文献1(刘鸣,刘俊峰.中国脑血管病指南制定方法及应用.中华神经科杂志,,48(4):-.)。

01

癫痫伴焦虑的现状

1.1流行病学

成人癫痫患者伴焦虑的患病率约为11.0%-39.4%,各研究报道患病率差异较大,其结果取决于调查对象、样本量及采用的诊断评分标准等。在基于社区人群的研究中,年英国研究采用ICD-10诊断标准,发现癫痫伴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12.5%,是普通人群的2.6倍;年加拿大研究采用DSM-IV诊断标准,发现癫痫伴焦虑终身患病率为22.8%;年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发现癫痫伴焦虑的比例为20.5%;来自于巴西的一项同类研究发现癫痫伴焦虑的比例为39.4%,是非癫痫人群的2.1倍。医院的研究中,年荷兰一项研究采用DSM-III-R诊断标准,发现终身患病率为29.7%;年美国的一项研究采用DSM-IV诊断标准,发现患病率为30.4%。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提示癫痫伴焦虑的总患病率为20.2%。医院的研究,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发现癫痫伴焦虑的比例为24.1%。医院横断面研究中,通过癫痫患者主动诉说或调阅既往病史得知伴焦虑的比例仅为2.8%。

1.2危害

丹麦大型调查发现,癫痫伴焦虑患者的自杀率是无精神疾病及癫痫对照人群的11.4倍。亦有报道癫痫伴焦虑患者的自杀率是癫痫不伴随焦虑的3.6倍。多项研究表明癫痫伴焦虑者相对无焦虑患者的发作更难控制。新诊断癫痫患者中伴焦虑障碍是日后发展为难治性癫痫的高危因素。此外,术前伴焦虑的癫痫患者在颞叶切除术后预后较差。颞叶癫痫的发作间期焦虑较癫痫发作对生活质量影响更大。新近研究还表明癫痫伴焦虑亦增加经济负担。

1.3发病机制

癫痫与焦虑共病的具体机制目前不明确,有以下假说。

1.3.1与杏仁核(恐惧体验)和海马(惊恐重现)相关的惊恐环路活化相关杏仁核神经元过度放电传播到下丘脑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引起恐惧体验、自主神经与内分泌反应及逃避行为,而海马与惊恐重现有关,惊恐环路活化是解释焦虑障碍的一种主要假说。这与癫痫神经元过度放电有相似之处,抑制这种过度传播可以治疗焦虑。

1.3.2与神经递质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多巴胺相关有研究提示在颞叶内侧癫痫患者大脑中往往存在5-HT受体减少,同时惊恐障碍患者大脑往往存在5-HT受体和GABA受体减少。在颞叶内侧癫痫伴严重焦虑患者的PET显像研究中,分别在海马及其联络边缘叶和齿状回发现5-HT1A受体的减少。

1.4专家共识意见一

癫痫患者伴焦虑十分常见且易被忽视,危害极大,焦虑降低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应重视对癫痫患者中焦虑症状的筛查与干预(I级推荐,A级证据)。

02

癫痫伴焦虑的筛查与诊断

2.1临床表现及特点

癫痫伴焦虑可表现为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及社交恐怖等。

2.1.1惊恐障碍常表现为惊恐发作,患者突然感到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喉头堵塞感,强烈的恐惧感、失控感或濒死感,发作时间短暂,伴显著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和回避行为,常求救或就诊。

2.1.2广泛性焦虑障碍表现为经常性或持续性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过分担心、害怕、烦躁、坐立不安,与现实很不相称,无法忍受,但又不能摆脱,常伴失眠、肌肉紧张、震颤、心悸、尿频、多汗等各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2.1.3社交恐怖常表现为显著而持续地害怕在公众面前可能出现羞辱和尴尬的社交行为,担心别人会嘲笑,而不愿或回避参与社交活动,可伴有出汗、脸红和口干等自主神经症状。

癫痫伴焦虑也可根据焦虑与癫痫发作的时间关系分为癫痫发作间期、发作前、发作中和发作后焦虑:发作间期焦虑与癫痫发作无关,症状最易被发现,其临床表现多样;发作前焦虑多表现为广泛性焦虑障碍,焦虑症状常出现于癫痫发作前的数小时至数天,随着发作逐渐临近,焦虑的程度越来越重;发作中的焦虑实际为癫痫的发作期症状,可表现为惊恐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或复杂部分性发作的先兆;发作后焦虑在癫痫发作之后即出现,并可以延续到癫痫发作后7天左右。

伴有焦虑的癫痫患者通常还可伴有抑郁障碍;同时伴有焦虑和抑郁障碍的癫痫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比单独焦虑或抑郁障碍的癫痫患者差。

2.2焦虑症状的识别及快速筛查

可询问癫痫患者是否存在无原因的恐惧或害怕、过分担心、焦躁、紧张不安等情绪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再行初筛量表进行检查,初筛阳性者进一步评估诊断并询问焦虑症状与癫痫发作之间的时间关系。国际抗癫痫联盟推荐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7,GAD-7)见表1,作为癫痫伴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初筛量表。因其不包含可能与抗癫痫药物(AEDs)副作用产生混淆的躯体症状条目,也不包含与癫痫相关的认知症状或潜在神经系统障碍的条目,因此是适宜癫痫伴焦虑患者的初筛工具。国内一项研究显示GAD-7得分6提示患有广泛性焦虑障碍,其信度和效度分析提示特异度为91%,敏感度为94%。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anxietyanddepressionscale,HA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也可用于焦虑的筛查和评估,但是焦虑诊断仍要参考相关诊断标准。

2.3诊断

癫痫伴焦虑的诊断应该各自符合癫痫和焦虑(包括焦虑障碍和焦虑状态)的诊断标准。焦虑障碍诊断标准为:符合世界卫生组织ICD-10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恐怖性焦虑诊断标准。器质性疾病所致的各种焦虑状态,具有临床意义的不耐受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但还达不到ICD-10焦虑障碍的标准,可以诊断为焦虑状态。

2.4专家共识意见二

癫痫患者如存在焦虑相关症状,建议使用GAD-7量表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还需依据诊断标准进一步评估诊断;对明确癫痫伴焦虑的患者,建议同时进行抑郁障碍的筛查(I级推荐,A级证据)。

03

癫痫伴焦虑的治疗

3.1治疗目标

以积极控制癫痫发作治疗为主,合理干预焦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复发。

3.2治疗原则

3.2.1全面评估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和可行性包括癫痫本身及AEDs的影响,焦虑原因、严重程度以及抗焦虑药物治疗的耐受性、依从性及安全性等。

3.2.2判断患者焦虑产生的原因,针对不同病因个体化治疗①对围癫痫发作期焦虑的治疗主要是控制癫痫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②对癫痫发作间期焦虑的治疗是同焦虑障碍的治疗;③对癫痫疾病误解造成的焦虑可通过教育干预;常见的焦虑原因有癫痫诊断后对疾病的焦虑、担心下次癫痫发作、担心AEDs副作用等,可以通过医学知识宣教、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癫痫疾病、加强医患沟通等缓解患者焦虑情绪;④AEDs所致的焦虑也须引起重视,部分AEDs可能引发焦虑的不良反应(左乙拉西坦、托吡酯、拉莫三嗪等),应明确是否为上述药物所致并及时调整AEDs;另外,减停某些具有稳定情绪作用的AEDs(丙戊酸、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等)可能导致焦虑,减药过程中应

1
查看完整版本: 神经指南癫痫伴焦虑诊断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