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伯虎财经的第23篇原创
“你月薪过了吗?没有的话就不能去吃西贝哦!”
年开年,西贝就摔了个大跟头。
前西贝副总裁楚学友的一条转发微博,让西贝陷入囫囵。
1月10日,一条“月薪元以下不配吃西贝”的话题更是冲上微博热搜,引发各大财经媒体报道!
这家拥有家门店的餐饮品牌被扒个精光!
紧接着,多米诺骨牌效应一触即发。西贝的各种负面新闻被扒了出来,“一个馒头售价21元的价格”登上头条热搜。
一场关于西贝的讨伐战打响,西贝被推上风口浪尖!
1
风口浪尖上的西贝距离上一次出事,不过才间隔4个多月。
去年9月初,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因为在社交账号上发表对于加班的看法,引来不少人非议。
他直接说道,“算个啥,我们是‘’、‘白加黑’和‘夜总会’。”
翻译过来是:“每周工作7天,每天15个小时,白天加晚上,夜里还总开会"。
这种反劳动法的“”,立刻引来网友一番口诛笔伐,“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居然也能说得这么义正言辞”“这种公司活该倒闭,时间问题”。
贾国龙从来不掩饰他的高调,也让西贝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上。
去年疫情期间,贾国龙在网上哭穷,声称西贝坚持不过三个月了。作为中餐界老二第一个站出来哭惨,还是出乎不少人意料。
随后不到一周,西贝获得浦发银行4.3亿元授信额度。不到一个月,西贝财务部门就接触到几十家银行的贷款团队,获得大量授权,经营压力有效缓解。
这样的苦情戏,连玻璃大王曹德旺都看不下去,“为什么我们的企业禁不起疫情折腾?”“企业不应该跟国家提要求。”
讽刺的是,被各方援手、缓过劲来的西贝转身就涨价“变脸”。
去年2月,西贝莜面村上海及周边8个城市的菜品都涨价了,和海底捞一样的做法。
而西贝官方给出的解释是,成本价高了没办法只能涨价。
一方面享受共克时艰的温暖,一方面又在民生艰难时“薅羊毛”,这样的企业价值取向如何?援救意义又在哪里?
对此,西贝先否认涨价,后贾国龙又承认涨价并道歉。
同时,道歉还不忘来波广告:“我还决定,5月31日前,在全国59个城市家西贝门店堂食用餐,可以享受吃元,返50元的优惠,以表诚意。50元的返券只能下次使用了,其实我们也挺难的,还希望您支持生意。”
这歉倒得有水平,细品都是小算盘:几次变脸均和钱有关。
一场疫情,让西贝赢得了现金流和品牌知名度,却大大降低了品牌好感度,让人心生厌恶。
2
西贝冤不冤?过去一年,西贝就像是餐饮界的“网红”,时不时地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里。但很遗憾的是,西贝的“红”,是“黑红”。
为什么西贝屡屡因为定价问题挨骂?
第一,定价过高,远超顾客感知的产品价值。
“一份馒头21元、一份花卷33元、人均感觉还没吃饱……”
不少网友曾吐槽其性价比不高,针对这一点,西贝的公关回应贵是因为食材苛刻、运输成本高、还有房租、人工等损耗。
甚至,贾国龙亲自下场回复:“西贝卖这个价,我的良心不会痛!”
为了搭建莜面工厂,贾国龙投资万,使用的设备是专门研发的“高精尖”设备。
为了培育高品质的莜麦种子,西贝与内蒙农科院合作,花费6年时间实现有机种植。
但这种不计成本,盲目追求极致化产品,把自己付出的成本一律在顾客身上讨回来的做法,就让人反感了。
顾客不是傻子,什么东西值什么价格,顾客心里也有一杆秤,品牌方要提价,就得让顾客看到产品价值实质性的升级,还要让顾客看到提价的必要性。
第二,西贝的管理层过于高调。
面对此次的突发舆论事件,西贝的公关部门反应还算迅速,第一时间出面称已经离职的人言论不代表西贝,撇清了关系。
但是即便如此,对于一个餐饮企业来讲,从创始人到高管都应该谨言慎行!
很多企业甚至每一次话对外发言都是公关公司层层把关的,某个词用错了都会被“网暴”。
从哭穷到涨价道歉再到发表看法,贾国龙从来都是高调行事。
走到这一步,和西贝的管理层脱不了干系。
第三,西贝一边否认涨价,一边对堂食涨价。
去年4月初,西贝的“土豆牛肉条”在外卖方面从之前的59元涨到80元。在不同城市的定价与涨幅还有差异,且涨价产品不止一款。
紧接着,西贝公关方面否认了涨价,并告知近期不会再度涨价。
可才过了两天,西贝就对上海12家门店的25道堂食菜品涨了1到10元。
西贝真实上演了什么叫“顶风涨价”,告知市场什么叫“谜一样的自信”。
其实顾客并不反对涨价,他们反对的是简单粗暴式涨价,产品还是原来的产品,份量还是原来的份量,但价格却被拔高了。
一连操作下来,西贝彻底败坏路人缘。在这里,我们没有看到一个大品牌应有的经营智慧,反而看到了其不应该有的“傲慢与偏见”。
3
西贝的傲慢与贾国龙的焦虑年,西贝走的还是“朴实的乡村大妈”路线。
经过32年的发展,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连锁餐饮企业之一,年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员工2.3万名。
截至年7月16日,西贝已经拥有家门店。
年起,西贝开始从横向到纵向的多维扩张,向不同品类频频出新,几乎每年推一个新品牌。从西贝燕麦面、西贝麦香村、超级肉夹馍XIBEIEXPRES、弓长张,模式从中式快餐、外卖店到新零售店。年5月,还孵化了酸奶屋的项目。
涉猎之广,堪称勤奋。遗憾的是,大多“雷声大、雨点小”。
从年到年,西贝多次改名,从“西贝莜面村”到“西贝西北菜”“西贝烹羊专家”,最终,又回到“西贝莜面村”。
为了搞清楚我是谁,西贝交了几千万的学费。
这些年,西贝看似很努力,实则根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