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动不动就大汗淋漓,晚上睡觉满身是汗,有粉丝在后台问,自己是不是生病了?关于出汗多、异常出汗这个问题,方回春堂孙永伟医生可以为大家解答。
点击下方视频
方回春堂孙永伟医生
为大家讲解中医如何治疗多汗症
孙永伟
坐诊时间:
下沙馆周二、五、六、日全天,周三下午
主治中医师,中医内科、骨伤专业。
擅长治疗:咳嗽、急慢性咽炎、胃痛、胃胀、慢性胃炎、便秘、尿频、肾结石、失眠、多梦、健忘、自汗、盗汗、头痛、眩晕、颈椎病等。
什么是多汗症
多汗症是指局部或全身皮肤出汗量异常增多的现象,分全身性多汗和局部性多汗,有的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热等病,有的见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汗症在中医里称为汗证,现在一般指单纯的自汗和盗汗。
自汗就是在清醒时出汗,部位以头部躯干为主,并伴有精神疲惫,食欲下降,大便溏稀,小便清长,周身无力,手脚冰凉等症状;
盗汗就是睡着时出汗,汗出部位在胸背以及手脚心,并伴有心烦意怒、睡眠不安,大便干结、小便赤*,午后低热等症状。
引发多汗症的原因有哪些
多汗症的发病原因分为体虚或邪实或虚实错杂,引起阴阳失调,常见的症型肺卫不固、营卫不和、阴虚火旺、邪热郁蒸。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多汗症
在气温不高、着衣不厚、没有剧烈运动,没有进食热汤,精神没有特别紧张的情况下出汗过多,或者稍微运动就大汗淋漓,这种就是自汗;如果室内温度不高,被子也不是太厚,醒来内衣汗湿了,这就是盗汗。
中医如何治疗多汗症
中医治疗疾病讲究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状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辨别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有实证用实药,自汗盗汗常见的证型有以下四种:
肺卫不固
汗出怕风,稍微活动出汗就会加重,疲劳乏力,容易感冒,面色*白,舌苔薄白,脉细弱。治疗益气固表,常用玉屏风散。
营卫不和
汗出怕风,全身酸重,或者是半身、局部出汗,舌苔薄白,脉缓。治疗调和营卫,常用桂枝汤为基础方加味。
阴虚火旺
自汗盗汗,五心烦热,或者潮热,口渴咽干、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降火,轻症用知柏地*丸,稍重可用当归六*汤。
邪热郁蒸
蒸蒸汗出,汗液比较粘,或者色*染衣、面红目赤、口苦烦躁、尿*,舌苔薄*,脉弦数。治法清泻湿热,常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轻微多汗症患者,可以在家这样做
如果是轻微的气虚型自汗,可以用*芪15克,浮小麦30克,红枣5枚,用水煎服;盗汗可以用瘪桃干(桃子的幼果)15枚,红枣10枚,用水煎服。
如果你属于手脚多汗,症状不是很严重,孙医生教给大家一个验方:
五倍子打成粉进行搓手搓脚,一天用2到3次。
把五倍子磨成药粉敷在肚脐上,用胶带固定,每天一次,每次贴敷5到6个小时
多汗症患者注意规律的生活、劳逸结合、适当的体育锻炼、避免过量食用辛辣厚味的食物,保持精神愉快。汗出的时候,注意避风寒,防止感冒;汗出之后,及时把汗擦干,必要时更换内衣并注意衣服及被褥的干燥和清洁。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