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心病条辨读书味
TUhjnbcbe - 2020/11/24 22:13:00

于序

体万法之源,察众妙之体——《心病条辨》读后感

心为万法之源,众妙之体,灵明不昧,清净空寂;义理精深,内涵博大;包罗万象,无所不在。心即世界,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诸论,极尽心性之能。以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称:“统万法唯一理,贯万古唯一心。”《*帝阴符经》谓:“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可见,人心所禀即天地之性,天之所以动,地之所以静,此机在心,万古不移。

心学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范畴。诸子百家皆倾“心”于此而以儒、道、释、医家诸家研究者最多。但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若非才高识妙者,惟望洋兴叹,难窥心机!

重庆医科大学王辉武教授所著的《心病条辨》,是近年来研究心学心病的佳作,有明心见性、直指人心、启迪心智之妙!其出版发行,对于学术界,特别是中医学界来说,实在是件可喜可贺的大事。

我是抱着先睹为快的心情学习此书的。展卷阅读,深感此书内容清新,如春风拂面,令人耳目一新;掩卷深思,又有醍醐灌顶之妙,发人深省。本书从文体的选择、内容的把握、理论的应用、案例的解析、方药的筛选、治法的归纳等方面,都饱含王教授的心血与真知灼见,体现着王教授的治学理念与方法。通过理论阐述与实践验证交融,旁征博引,融会贯通,最终形成独特的学术思想,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创新性;而以《心病条辨》为载体,又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此之谓也。

本书采用的是独具中医特色的“条辨”体,文体新颖,特色鲜明,表达形式具有创新性。“条辨”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序》:“事事条辨,略宣后章。”其优点诚如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所概括的:“然其条分缕析,使稽古者可以按类而考。”纪晓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标其立论之意,条分缕析,条理秩然。”梁启超《变法通议》亦谓:“条分缕析,庶易晓畅,省读者心力。”可见,以“条辨”著书立说,其特点是条分缕析,经纬分明,易于阅读、理解与应用。从这个意义上看,《伤寒杂病论》也具备“条辨”性质,更因为其内容形式的完美结合,使之成为中医学的经典。可以认为,《心病条辨》就是在学习、吸收、借鉴这些优点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

本书以中华文化的核心概念“心”为切入点,进而探寻“心病”的解决方案,内容丰富,具有综合集成创新的特点。“心”具有传统哲学、医学的双重属性。学术界认为,传统哲学所谓的“心”有三种含义:一是道德之心,指人的情感、心理升华而形成的道德意识,属于道德理性范畴;二是理智之心,指认识事物的能力,属心理认知范畴;三是虚灵明觉的本然之心,指虚而明的本体状态或精神境界,属于超理性的本体范畴。中医学认为,心分血肉之心及神明之心,前指藏于胸中、推动血液运行的心脏;后者无具体形态,但主宰人的精神活动。现代心身医学对此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但欲揭示心与心病本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心病条辨》的编写,注重多学科的交融和优势互补,探求心性心灵的奥秘而不偏执,解析心病心药的医理而不拘泥,书中系列“超药物疗心法”是其集中体现。

中医学以心为君主之官,五脏之专精,强调五脏六腑心为之主;明确心不能受邪,受邪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为保持心的真如清净,寂然不动,以膻中为心主之宫城,以心包络代心受邪,提出“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的观点,实现了哲学之心与医学之心的具体化、模型化的统一,真可谓是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

心为体,智为用,体用并举而生心智;心如明镜,映照万象,心镜生神识根;心随境转,境随心转,心田生善恶苗;心识灵妙,心地清净,平等湛然是真心;烦恼污染,妄念杂想为妄心。妄心为万病之根源;烦恼为心之垢秽;贪欲、淫欲为心魔。中医认为“心安而不惧”,圣人“无恚嗔之心”,得道者“藏之心意,合心于精”。这些都可以视为保持本心体用之法,而“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思虑烦多则损心,心虚故邪乘之”则为心病之根由。以心医心之法为上乘工夫,故心病还需心药医。心药者,满足心愿,解除思想苦闷的事物或方法也。《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谓“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德全不危”是心药的具体化。心药又含以出世之教法医治众生心病之意,故又称佛法为心药,表述不同,本质则一。

《心病条辨》以哲理开篇,从哲学心范畴与医理心神切入,阐述心病的概念、原理、规律、法则,继之以神识篇、情志篇、血脉篇、杂病篇、文论篇层层递进深入以发明之,又以验案、方药佐证之。全书体现了著者扎实的国学、哲学、医学功底以及深邃的思想思维内涵、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大圆镜智、转识成智的深厚学养。

心病是最常见的疑难杂病。王辉武教授在数十年的临床科研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摸索出一整套诊断、治疗、康复方法,并将这些宝贵的临床经验以“条辨”形式进行整理归纳,无私奉献给社会,这不仅对临床科研工作者有所裨益,相信对其他学科探索性命之学与心性、心神、心灵的奥秘也会有所启迪。

应该指出,心病属于身心疾病范畴,我们提倡发扬中医学的优势特色,但仍然主张要吸收借鉴全人类的聪明智慧与技术成果,一切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致死率,恢复神识神机为核心,这应该是本书的写作初衷与目的、意义、价值所在。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本书,特别是重点研读书中提供的一系列“超药物疗心法”,也是以实际行动躬行《素问·异法方宜论》“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的具体体现。而“条辨”不过是经验总结的一种形式罢了,这是需要强调并明确的。

王辉武教授的学问与人品如高山仰止,谈何容易!在本书出版之际,笔者作为同道,作为读者,就把这段文字作为“作业”呈上,请先生批阅修改,这是我人生学业最难得的机会,定会受益终生。

于智敏

年6月30日

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前言

中华“心学”,为哲学心范畴,其义概及宇宙之大,深及性命之奥;清代医家柯韵伯曾感叹说:“伤寒最多心病。”(《伤寒来苏集》)中医“心病”各科常见,是临床上重大疾病之一,也是中医辨治的优势病种。

何以要选“心病”这个难题来做呢?还得从一则故事说起。

十几年前,接诊一患者,而且不是一般的病人。她,西医专家,医科大学毕业,留学海归,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据述,两年多来,食欲特别旺盛,看到什么食物都想吃,以致胃腹胀满,大便一日多次,但排不尽,夜间还吃零食,惊醒难眠,且心烦意乱,坐卧不安。医院求治,收效甚微,也用过中药,但因不相信,未能坚持。

“凌晨1点过还睡不着,困得很,刚入睡,又突然惊醒。床头柜摆着多种西药,不敢吃呀!明天还有一个全国性学术会,我要上台报告……真的要崩溃了。”她断续地诉说。切其脉滑数有力,看舌苔薄*而腻。

“有热!”我说,她点头赞同。

“热在心。”我又说。

“心?绝对正常!”她激动地反驳。并立即展示带来的心电图、CT、磁共振等一大堆检查单。片刻我们相视无语。我想,她只知西医所谓的“心”,暂时无法沟通。

“好吧!不讨论这些学术问题。建议你停用过去所服的药,让我治四周,行吗?”我试探着问道。

也许她半信半疑:“这病折腾了我几年,一个月行吗?!”

“可以试试嘛!”她勉强回答。

我用了《伤寒论》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稍事加减。初服,腹泻多次,她间有疑虑,但全身轻松;连用四周,病情缓解三分之二;再继用水泛为丸两个月,好多了!偶有失眠多梦。后来她见到我,感慨地说:“心病,首选中医!”

这一则案例,对我触动很大,隐约感到,中医事业任重道远。你想想,一位医学专家,道地的中国人,病痛折磨,身心煎熬,竟不知中医能治此等疾病!“有知识,没文化”到了如此地步!再加上我在临床上经治大量与之相类的心病患者,常有力不从心之时,几多尴尬,不时汗颜。

无奈,我下定决心,带着这“心”字去读书。3年间,从《周易》到儒、道、释,从王阳明到孙中山,再到《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些书我曾多次读过,弄懂的不多,这几年算是搞懂了一点点关于心病的论述。今天你翻开的《心病条辨》便是其中的点滴记录。

这本小册子不够系统全面,更少理论探讨,不是创造了什么,而是换个崭新的角度去辨治心病。它跨越传统的证型模式,从神、气、形层面,以“通使道”为法,让君令畅通无阻,实现神形俱安的目的。作者仅是一个草根中医,每天干的,主要是切脉、望舌、看病、治疗……而哲学、国学、历史都不是我的专长;稍稍多一点的是,吃过当农民的苦,见过患者的痛,并借用这个窗口,曾感受过大社会的冷暖炎凉;以个人的心灵去琢磨疾病的微妙之处,发现人家还没来得及说的,或者语焉不详甚至言之有误的地方,小心地说出个人的想法与见识。能给你带去多少有益感受呢?还不敢说,但至少表白了我行医中的诸多困惑,能窥见我在患者面前焦头烂额时迸出的思想火花。明知“心学之博大,心病之深奥,疗法之不足”,但仍跃跃欲试,知难而进,总想把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宝贵经验与智慧留下来,还原中医治疗心病的真实地位,并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老子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经?二十一章》)“医学远比科学复杂”(樊代明语),关于生命过程,弄懂的远比未懂的少得多,西医如此,中医尤其如此。心、肝、脾、肺、肾,神、*、魄、意、志,生、老、病、死……概念清楚了吗?内涵和外延又如何?然而,作为中医学的从业者,虽然还说不清“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理论难题,但应该先把鸡蛋吃起来,因为它营养、可口、实惠。

通过这些年的学习,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对于心病的辨与治,中华岐*医学独具特色,内容与经验丰富,我等应有百倍的信心与理由在临床上用起来,拓展服务,提高疗效。把亲眼见到的现象与疗效记录下来,供大家应用、讨论与批判,并期望在你我他的争鸣之中解读生命,探求未知,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病条辨读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