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市有一名年仅2岁半的女童曼曼(化名),由于孩子平常看人总是习惯皱着眉头,眯着眼睛,家长就带着孩子到市妇幼保健院就医。散光检测结果让所有人出乎意料,孩子眼睛近视度数达到度。
○新生儿自带“远视储备”,但孩子近视越来越低龄化
在孩子出生后,就已经做好了对抗近视的远视储备,所以每一个新生儿都是远视眼,随着不断地发育和成长,视力才逐渐趋于正常。反观,国家卫健委的最新调查数据,全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3.6%。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表示,全国青少年近视率不断攀升,并呈现低龄化趋势。
人的眼睛能看到东西其实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屈光现象,简单的说就是眼睛和光通过光学系统折射后聚焦在视网膜上。
近视: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睛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
通俗的讲,近视是远处的物体看不清楚,近处的物体却能看清楚。
根据屈光成分不同,分为屈光性近视和轴性近视。
青少年大部分近视都是轴性近视,一旦孩子的眼轴边长就会引起眼球变形,所以医生再给孩子检查眼睛时,首先要看孩子的眼轴是否发生变化,再看眼睛是否变形、眼球是否向外凸起。
○家长认识误区及高度近视会致盲
由近视度数的高低分类:
轻度近视;
度中度近视度;
高度近视度。
很多家长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有的家长认为近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配副眼镜就解决了;有的家长认为好的视力和优异的学业是不可兼得的;甚至有的家长认为等到孩子18岁,做激光手术视力就恢复了。
在孩子未来的成长过程中,不仅身体在改变,眼球和眼轴也在不断增长,随着近视度数不断地上升,眼轴过度地拉长,就会引起各种眼并发症。
通过调查发现,高度近视的患者,发生黄斑性病变、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的风险要比正常人高很多,并且这些疾病轻者会使人视力下降,严重者会到这患者致盲。
“我们家孩子现在才4岁,怎么会近视度呢?”
“我平常非常注意孩子用眼习惯,为什么孩子还会近视呢?”
在门诊中,很多家长都会这样询问大夫。尤其是在暑假,医院的眼科门诊迎来诊疗高峰期,越来越多的孩子视力出现了问题。不仅如此,据医生反映过去孩子近视多发于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而如今的年龄前移,很多是幼儿园的孩子就开始近视了。
○用眼环境和用眼行为是导致近视主要原因
我们要先知道用眼机理:当眼睛看远处的目标时,睫状肌是处于松弛的状态,使晶状体悬韧带保持一定的张力,在悬韧带的作用下,晶状体的形状也会相对扁平;当眼睛看近处的目标时,睫状肌是处于收紧的状态,晶状体悬韧带变得松弛,由于弹性的作用下晶状体变凸。
用眼环境
科学研究结果发现:将老鼠放在狭小的环境中饲养,并且把上方的视野盖住,最后发现老鼠的视力会出现局限性近视。根据上述实验表明,后天因素可直接导致眼睛近视,所以以下错误的用眼环境要避免:
1.昏暗环境
眼睛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会出现对比敏感度降低的现象。所以长时间在昏暗环境用眼不但会增加眼睛调节系统的负担,甚至会导致近视的加深。
2.日光不足
很多研究证明,预防近视的独立因素是户外活动,并且长时间日光不足很容易导致近视。因为阳光中有一些物质不但有利于眼球的发育,还可以抑制近视的发生。
3.强光环境
在眼睛还在发育阶段,由于视网膜的黄斑区域主要是感知光和辨别颜色,所以这个区域非常敏感。长时间在强光的环境下,眼睛会出现出血、炎症、水肿等症状。
用眼习惯
如今近视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病,在过去认为戴眼镜是有知识的象征,可如今,随处可见的“低头族”、“小眼镜”。除了错误的用眼环境,不良的用眼习惯也是直接原因:
1.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
由于孩子心智发育不成熟,自控能力比较差,加之电子产品的诱惑太强,难免孩子会沉迷在电子产品中。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是导致孩子近视的主要原因之一。
2.睡眠时间短
近视一般发生在孩子身上,如果在发育时期经常出现睡眠不足,会导致植物神经紊乱。因为眼睛的发育和视力调节主要是由植物神经支配的,所以当植物神经不正常,就会引起眼部的睫状肌收缩异常,导致眼轴拉长,最终发生近视。
3.不良的读写习惯
长时间近距离看书、看手机与发生近视的概率呈正比,读写持续的时间也不易过长。所以在读写时距离要保持在40厘米,读写的时间要不超过40分钟。
○真近视和假近视的区别
孩子出现看远处的事物是模糊,近处的事物正常,并且电脑验光有度数,但是散光验光正常的情况称为假性近视。引起假性近视的原因会有很多,如散光、远视眼、用眼疲劳或其他眼疾病。
假性近视是可逆的,孩子出现假性近视,家长要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的用眼行为和用眼环境。
一方专家认为真近视和假近视无直接关系,但另一方专家认为真近视的前期是假近视。
中医认为假近视是睫状肌调节痉挛,意思是说肌肉抽筋了,中医疗法就是对眼部进行按摩、休息、点药水,直到紧张的肌肉松弛下来,视力就会有所好转。
但是有一点家长一定要知道,近视眼是因为眼睛的睫状肌长时间处于痉挛的状态,导致眼睛的生理结构发生改变,如眼轴变长、眼球壁延伸,并且这种生理结构的改变是不可逆的,所以家长不要被“近视眼能治愈”这种虚假广告蒙蔽。
○孩子佩戴眼镜,家长的误区
事例一:
小明是一名小学三年的学生,近视度,父母担心孩子太早配戴眼镜会加深近视。一年后再次验光,孩子近视度数已经加深至度。
事例二:
同龄的晨晨,近视度,父母听取了医生建议,为孩子配了眼镜并提醒孩子用眼卫生。一年后验光发现,孩子近视并没有过多的加深。
很多家长存在误区,认为推迟孩子配眼镜的时间,会缓解近视的加深程度。这种观点是不对的,近视眼目前还不存在有治愈的方法,但孩子需要眼镜正常发育,完成学业,加上近视眼的临床特点,眼镜度数可能会不断地加深,并且与戴眼镜无直接关系。恰恰相反,对于患有近视的孩子,如果能早早地配戴合适的眼镜,合理进行光学矫正,还能延缓近视的加深速度。
如今,近视依然成为现代文明病,不仅在中国,全球近视发生率都在上升。越来越多学龄前的孩子也加入了“近视大军”变成了“眼镜侠”。
随着电子时代兴起,手机功能不断推陈出新,几乎涵盖了学习、就医、订餐、购物、娱乐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成为全民的“刚需”。孩子们从之前的“不着家”到“不出门”,用眼环境和用眼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青年近视防控,要从零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