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又到了季节变化、流感高发的时候。尤其是家里的老人、孩子这些抵抗力低的人,非常容易感冒发烧。
生病发烧了,中国人传统的方法是拿被子捂汗,而截然相反,西方人发热了却用冰块冷敷。这两种做法,究竟哪种是正确的?不同体温的发烧,怎样处理才科学?
发热是人体的自我保护,过度发热有害身体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发烧捂被子是不科学的,这会使得体温升得更加高,使得心脏等器官造成极大的负担,严重者会危及生命,为何发烧捂被子有害,我们先从发热的原理说起。
先普及一下发热的小知识。所谓发热指的是人体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导致的身体产热过多、散热减少造成体温升高的一种病症。
一般来说正常人体温在36℃-37℃之间,37℃-38℃时称为轻度发热,38-39℃时称为中度发热,超过39℃时称为重度发热。
从本质上说,发热是一种人体自我保护性的反应。当外来抗原如细菌、病毒进入身体之后,身体的免疫系统自然会做出反应,发热是其中的反应之一。通过发热可以消灭外来病原体。不过过度的发热也会带来人体系统一系列损害。
首先,体温过高会带来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出现头晕、头痛甚至失眠、幻觉等症状,甚至带来大脑不可逆的损伤。发热还会出现心率加快的情况,数据表明,体温每上升1℃,每分钟心率会增加10次左右,体温升高期间,血压也会升高,这会导致心脏损害。
此外,发热还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带来一系列的生理机能的紊乱。一句话,适当的发热可以对有害微生物的清除十分有益,但发热过高也会带来身体组织器官的损害。
冰敷帮助减少大脑损伤,找出发热原因很重要
写到这里,需要指出一种有害无益的方法-发热用捂被子的方法来退烧。道理很简单,当机体的体温还没有上升到体温调节点的时候,为了减少持续体温升高造成的可能危害,冰敷降温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可以减少持续的高热对大脑的损伤。而此时捂被子,会使得身体散热不畅,最终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当然,冰敷作为一种物理降温疗法尽管可以减少身体器官的伤害,但进行冰敷的时候,千万不要冷敷肚子,并且冷敷时间也不要超过20分钟比较适宜。
应该说,尽管发热是一种人体对外来物质的一种反应,但过度反应造成体温过高,适当的处理还是必要的。但有一点需要强调:发热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搞清造成发热的原因才是最为关键的。
不同温度的发热,怎样正确处理?
至于发热,一般来说,在体温低于38℃时无需马上服用药物,因为此时机体自身完全可以产生抗体达到自愈,此时可以通过擦拭方法,如用温水擦拭或者用冷水将毛巾浸湿之后放置于患者的腹股沟或腋窝处,或者放置于患者颈部两侧进行物理降温,当然也可以使用冰敷,但需要将冰袋包裹之后放置于上述部位。
当然,当体温超过38.5℃时,单纯的物理降温可能效果不明显,此时适当的药物处理就显得十分必要,当体温达到39℃时,称为高热,这种情况建议患者通过肌肉或者静脉给药的方式降温,当体温超过40℃时,则预示着比较危险的状况,医院进行系统治疗。
总之,必须清楚:发热仅仅是身体的一种对外来抗原的反应,在处理发热的同时了解造成发热的原因更为重要,持续低烧甚至可能是一些癌症的征兆。面对发热,一味地捂被子是不科学的,甚至有可能给身体带来更多危害。结合发热的温度状况,搞清楚身体发热的原因对症处理,避免其他更严重的疾病非常重要。
更多癌症、健康相关知识请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