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huiwenxuexiao.com/chaoliu/xinchao/2997.html“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孝道的民族,孝文化源远流长。
古代著名的二十四故事中,孝亲尝药汤、啮指痛心、芦衣顺母、拾葚异器、埋儿奉母、涌泉跃鲤、怀橘遗亲、闻雷泣墓、弃官寻母、行佣供母、埋儿奉母、涌泉跃鲤、怀橘遗亲、哭竹生笋、卧冰求鲤、乳姑不怠、涤亲溺器的十七个故事都是讲专孝母亲的。
可是,当下的孩子,不仅对母亲谈不上孝,反而频频向自己的亲生母亲举刀。
数十年来的犯罪学和心理学研究,从大量弑亲案中,确实总结出了一些规律。统计显示,凶杀案发生的频率本来就不高,全球大概在每十万人里6人左右。而弑亲案仅占凶杀案里的大概%~4%,属于绝对的小概率事件。但从古自今,从东到西,各种文化各种族群里,都发生过弑亲案。
曾经为多个弑亲案凶手做过心理评估的犯罪学家凯瑟琳·海德(KathleenHeide)曾表示:“唯一没有发生弑亲案的大陆是南极洲,主要是因为南极洲上没有长居的人类。”
在弑亲案的受害人里,数量最多的是生父,其次是生母,第三位是继父,第四位是继母。而弑亲案的凶手里,儿子大大多过女儿——儿子大概占85%,女儿仅占15%。另外,儿子常常单独作案,而女儿更倾向于找同谋一起作案。
从凶手的年龄来说,成年人多过未成年人。海德统计过弑亲案里的个凶手,最多的是成年男性占69.1%,其次是未成年男性占16.1%,再其次是成年女性占11%,最后是未成年女性占3.8%。也就是说,孩子养到成年了,并不意味着父母就能轻松,假如家庭的相处模式不健康的话,父母反而可能要面临来自孩子的反噬。
此外,海德将弑亲案凶手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第二类,曾被严重虐待者;第三类,自私危险的反社会人格。
弑亲案绝不是天降意外,凶案发生前往往已有征兆。请给未成年人多一点关爱,防患于未然永远优于亡羊补牢。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70%以上,且低龄化趋势明显,犯罪率急剧上升。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白皮书(.6-.6)》显示,截至年6月,该庭共受理涉未成年人刑事一审案件7件、二审案件件,判处未成年罪犯34人;减刑假释案件件。其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人员占14.96%。
另据统计,最近0年内,青少年弑父弑母案中犯罪者平均年龄从17岁下降到13岁左右,尤其在近三年来,年龄下降趋势尤其明显。年湖南省沅少年江弑母案件中,犯罪者年龄已低至1岁,甚至有专家建议修改刑事责任年龄“从14周岁降低至1周岁”。
世界卫生组织(WHO)披露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人数估计高达万人。自杀是15-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一系列数据令人触目惊心之余,忍不住发问:残忍杀害至亲案件以及自杀案频发,年轻人为何对亲人或自身充满了绝望与仇恨,以至于要杀之而后快?
据全国妇联年的统计数据,全国当时有农村留守儿童6多万。96%的农村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照顾。
00年1月10日,北京上学路上公益促进中心发布了《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其中显示,儿童遭受暴力种类中有91%是精神暴力。白皮书对江西、安徽和云南三省份实证数据进行分析。数据表明,调查地区儿童遭受暴力对待主要分为躯体遭受暴力对待、精神遭受暴力对待、性遭受暴力对待和忽视四类,发生率分别达到65.1%、91.3%、30.6%和40.6%。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