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杨虎城回到了三原县东里堡那座宅院。在西安事变的复杂环境中,杨虎城引发了心脏病,其老母亲也因为担忧和气愤引发疾病。
这样,整个杨家的大小事全都落在了杨虎城第二任妻子张蕙兰的身上。她既要照顾生病的婆婆和丈夫,又要抚养大夫人和三夫人的几个孩子。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每天忙到不停脚的张蕙兰,无暇顾及自己的亲生儿子杨拯仁,孩子患猩红热好几天她都没有发觉。
等到张蕙兰发现孩子生病,急医院,可医生只遗憾地摇摇头说:“来晚了,孩子没救了!”当天下午孩子就断气了。
杨拯仁是张蕙兰和杨虎城唯一的孩子,面对丧子之痛,一向坚强的她无法接受这个打击,竟然精神失常。
看着妻子神情恍惚的样子,杨虎城心如刀架,可因为行动受限,医院治疗,就在他焦急不已时,三夫人谢葆真和长子杨拯民从北平回到了西安。
杨虎城对杨拯民说:“我最对不起的,就是你蕙兰娘,你将她带到北京去吧,换换环境,或许她的病情能好转。”
临别前,张蕙兰只傻傻地坐在椅子上,甚至连一句分别的话都不会说了,看着妻子的模样杨虎城鼻子一酸,眼泪就落下来。
突然,他双膝跪地,哭着说:“蕙兰啊,就这样走了,虎城对不住你啊!”可精神恍惚的张蕙兰对于丈夫的举动,并没有反应过来。
哪知这一别,竟然是永别.............
杨虎城一生有三任妻子,大夫人罗佩兰和三夫人谢葆真都是随军夫人,也是杨虎城自由恋爱后的结合,唯有张蕙兰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张蕙兰的存在感很低,远不如杨虎城的另两位夫人,但诚如杨虎城所言,她不止是杨虎城的妻子,更是整个杨家的恩人。
1:
张蕙兰是年生人,家住陕西省蒲城县孙镇,其父亲孙养清是镇上中药铺的老板,这也是张蕙兰和杨虎城母亲相识的缘由。
当时,杨虎城总外出打仗,杨母因身体不适,总来孙镇的张家药铺看病、抓药。乖巧的张蕙兰每天会按时将熬好的汤药送到杨虎城母亲的住处。
日子久了,杨母对乖巧懂事的张蕙兰由心里喜欢,还跟熟人说:“我要是能有这么一个儿媳妇多好!”
这话就传到了张养清的耳中,因欣赏杨虎城的为人,张养清就托人带话说:“要是不嫌弃,就攀门亲家吧!”
就这样,在杨虎城不知情的境况下,母亲为他做主定下了亲事,几年后杨母写信让杨虎城回家成亲。
母命难为,杨虎城利用军务不忙时,回家后和张蕙兰拜堂结为夫妻,但此前他在外已经和罗佩兰结婚,至此在张蕙兰留在家中侍奉婆婆,罗佩兰则继续在军中陪伴杨虎城。
和张蕙兰不同,罗佩兰因常年随军,不但会骑马、射箭,还曾救下三名战士的命,为此部队人都称呼她为:“军中花木兰”。
几年后,罗佩兰怀孕,杨虎城又接到了调令,为了安全起见只能将罗佩兰送回家养胎。这也是三人第一次见面,杨虎城心里多少有些担忧,但张蕙兰的态度让他彻底放下了顾虑。
见面那天,张蕙兰从容大方,主动给罗佩兰敬茶,并称呼对方为:“姐姐!”杨虎城会心一笑,没几日又启程回军营,张蕙兰除了照顾婆婆外,又多了一个姐姐要照顾,但她毫无怨言。
2:
年12月15日,罗佩兰生下一男孩,杨虎城为儿子取名为杨拯民。孩子两岁时,杨虎城写信回家,希望可以和罗佩兰母子团圆。
但山高路远,当时局势又不稳定,怎么去呢?就在婆婆为难之际,并未出过远门的张蕙兰输说了一句:“我去送吧!”
一路上张蕙兰带着罗佩兰母子,既要躲避敌人又要穿越山林和泥坑小路,走了整整一个月才和杨虎城会合。
罗佩兰感动地说:“要是没有蕙兰妹妹,我们娘俩早就困死在大山了!”杨虎城很感动,想留张蕙兰多逗留几日,但她却拒绝了,理由是:“要回去照顾娘!”
此后,张蕙兰继续在老家操持家务、侍奉婆婆,罗佩兰带着儿子和杨虎城在军营生活。出于安全考虑,杨虎城在三原县东里堡买下了一座深宅大院,让罗佩兰和儿子住进去。
不久后,罗佩兰又生下了女儿杨拯坤,因为她身体越发不好,只能将杨拯民送回老家,由张蕙兰抚养。
年,张蕙兰和罗佩兰终于又见面了,原因是以刘镇为首的10万镇嵩军便在吴佩孚的支持下扑向西,杨虎城和李虎臣严防死守,直到胜利为止。
镇嵩军久攻不克,就到处搜捕杨虎城的儿子和母亲,企图将他们作为人质,但最后却扑了一个空,原来张蕙兰知道风声后,就带着一老一小来到了三原县的宅子里。
可此时的罗佩兰因为肺结核已经病入膏肓。
临终前,她给自己留了一把手枪,以防敌人找过来好自尽,又将一双儿女托付给张蕙兰,交代完一切后,罗佩兰带着对丈夫的思念撒手人寰了。
罗佩兰病逝的消息,杨虎城并不知晓,那会他因为那场仗代价太大而心灰意冷,正躲在朋友家隐居。
杨家老小等不到他人,于右任就想出了“呼杨出山”的办法:让大报小报刊登罗佩兰病故和杨母唤儿的新闻。
果然,惊闻噩耗的杨虎城连衣服都没换,就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回三原县,进门就扑倒在罗佩兰的棺木前痛哭不止。
当罗佩兰的丧事处理完毕后,杨虎城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于右任三番两次登门让他出山,但杨虎城却一直有所犹豫。
这天,张蕙兰突然不声不响地哭个不停,杨虎城询问原因时,她声泪俱下地说:“我真是嫁错人了,以为你是军中豪杰,没想到这般不争气..............你虽然打了胜仗,却把自己打败了!”
杨虎城没想到,没有文化的张蕙兰会说出这样的话,他顿时振作起来,说道:“好,明天我就出征,家里老小就交给你了!”
那些年,杨虎城之所以能在外放心打仗,全是因为家里有张蕙兰打理,所以他对张蕙兰不止是夫妻情分,还有感恩之心。
3:
再度出山的杨虎城,后又结识了三夫人谢葆真,他们拥有了几个儿女,只不过这些孩子除了杨拯中以外,全都是张蕙兰抚养长大的。
原因是,年,西安事变爆发后,杨虎城被取消了兵权,蒋介石让他先出国“考察”。当时正是张蕙兰因失去儿子而精神恍惚的时候,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杨虎城带着三夫人谢葆真和儿子杨拯中远赴海外,临走前她将张蕙兰交给了长子杨拯民,并向张蕙兰下跪谢恩。
后来杨拯民回忆说,原本父亲也要带他出国见世面的,是因为要照顾蕙兰娘,他才没有走,所以蕙兰娘对他不仅有养育之恩,也有救命之恩。
杨虎城走后不久,抗战爆发,踌躇满志的他本想回国抗日,却不料被蒋介石幽禁,除此外还有其三夫人谢葆真、儿子杨拯中以及秘书一家。
对于这些事,张蕙兰和所有杨家人并不清楚,他们一直盼着胜利和杨虎城团圆。尤其是张蕙兰,她照顾着杨虎城留下的六个孩子,这六个孩子无一例外都成为了祖国的栋梁之才。
同时,张蕙兰为婆婆养老送终,照顾杨虎城的弟媳妇,还将谢葆真妹妹的女儿也接到身边抚养,她先后养育了杨家三代人,家里可以开幼儿园了。
年,在解放前夕,杨虎城等人惨遭杀害,噩耗传到西安,杨拯民立即接灵去了。张蕙兰承受不住打击,悲愤得旧病复发,一连几日都不能进食。
身体稍微恢复后,张蕙兰拄着拐杖亲自去西安挑选墓地,她用各界人士捐赠的钱买下了7亩地,将杨虎城、副官以及秘书一家等全部埋葬于此。
葬礼结束后,子女们都回到了工作岗位,修缮墓地的事情又落到了张蕙兰一人身上,从陵园立碑、修路、种树到挖排水沟等等,张蕙兰前后忙了整整六年。
每年清明节,张蕙兰都会来到陵园祭坟扫墓,基本上一待就是一天,或许她在回忆和杨虎城在一起的短暂时光。
晚年的张蕙兰生活是幸福的,儿女们对她极其孝顺,其实她不止是杨虎城的妻子,也是杨家的功臣,若是没有她,很难想象那些孩子要怎么长大。
但对于养育孩子的艰辛,张蕙兰只字不提,或许在她心里,能够抚养丈夫的儿女就是莫大的幸福。
年2月7日,张蕙兰病逝,她留下的唯一的遗愿就是,希望可以埋葬在杨虎城身边,但是又担心自己不够格。
儿女们流着泪说:“娘的恩德照千..........您活着不能和父亲在一起,死了一定要葬一块儿!”最终,陕西省政府批转了张蕙兰的请求,她终于在百年之后和自己日思夜想的丈夫团圆了!
——本文完结,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