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内重建自己
然后再向外寻找解决之道
职场女性存在职业焦虑的占比,比男性普遍高得多。
据《中国职场女性心理健康绿皮书》显示,约85%的职场女性在过去一年中曾出现焦虑症状。
是我们真的还不够优秀么?不见得。
01
职业焦虑,正在毁掉当代年轻人
“你知道么,其实95%的职业生涯问题,原因都不在工作本身。”
说这话时,我和闺蜜M正坐在一家网红咖啡馆的玻璃窗边。窗外天青日暖、*叶飘飞,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刻之一。
而我亲爱的朋友,正因为工作上的问题陷入严重的焦虑,眉头紧锁,神色仓皇,在如斯风景和舒缓的音乐中,也无法放松下来。
我懂她。因为我也曾长久地和职业焦虑缠斗。
时至今日,职业焦虑已经是非常普遍的职场现象。
尤其到了岁末年初,很多人面临着业绩冲刺、急需回款、年度任务还差一截、公司裁员风波、未来一年的不确定性等状况,几番夹击下,更是压力重重,身心紧绷。
严重一点的,甚至引发失眠、肠胃不适、容易惊恐等健康问题,这已经接近病理上的焦虑症表征了。
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曾说:“令人心神不宁的并非种种事件,而是人们对这些事件形成的想法。”
这话放到现实职场语境中,当然并不完全绝对;但有非常多的时候,那些正陷在职业焦虑中的女同胞们,客观来说真的已经很优秀。
令她们焦虑的真正原因,可能不是因为工作本身存在重大问题,而是因为当代社会对女性有更高的要求。
02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遭遇职场焦虑
在“经济、感情、人格多重独立”这个标杆下,女性的自我要求也变得更高,似乎人人都要成为事业家庭双丰收的女超人。
女性自我认同在寻求社会认同中一再被动摇。
丹麦曾有心理医师在5年跟踪调查名职业人士后得出结论:关于职业焦虑,男性更担心被炒;
女性则担忧的更多,尤其害怕在工作上得不到认同,这会令她们自我感觉处于孤立状态。
仅就我个人十几年职业生涯经历来说,女同事常常会为了项目专业问题而焦虑,比如自己负责的某个阶段成果不够理想、设计不够亮眼等;
而男同事则很少会因为工作本身遇到的障碍、工作成果不够完美而焦虑,唯一会引发他们担忧的点是项目会不会*、从而影响到他的提成。
很多职场女性,即使自己专业能力出众、敬业又能担责,也还是会因为自己没有达到某个标准而焦虑。
03
焦虑有时候不是因为工作出了问题
我们常常会觉得我之所以焦虑,是源于工作中遇到了客观问题,只有解决掉问题,才能缓解焦虑;
但其实不尽然,有时候你觉得焦虑是结果,事实上它却是令你陷入糟糕境地的原因。
比如我的朋友M,硕士,专业位于建筑行业鄙视链顶端,十多年行业经验,资深设计经理,年薪近百万。
这些成绩给外人看,哪一项都闪亮。但她因为卡在中层上升困难、近期跳槽后项目又不理想而焦虑重重。
我自己其实也时常陷入职业焦虑,与焦虑缠斗良久。
几年前最严重的一个阶段,个人价值感降低、反复自我怀疑、自信心几乎丧失殆尽;而且对工作的焦虑严重影响到生活和身体健康,整个人像一只惊弓之鸟,连工作电话都没办法接了。
我那时也坚定地认为:只要工作的情况好起来,我就能好起来。
后来事实是,我在医生的建议下暂停工作,休整、吃药、看医生,在身体有所好转后,调整了职业方向,逐步恢复工作,直到不再在乎那些外界的期待,抛开身上的平台光环,那个自信的我又重新回来。
市面上各类职场文章和课程会分享很多缓解职业焦虑的实操方法,
比如复盘自己的职业规划、学会寻求帮助、适当倾诉、锻炼情商提升沟通效能、发现工作之外的成就感、调整办公环境的小细节等等。
这些当然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在那之前,面对当下这个对职业女性要求严苛的外部社会环境,我们不妨先放松自己,不必时时自我严格、事事卡着某个高度的标准奋力燃烧自己。
我的心理医生曾对我说过开头那句话,我也把这个观点分享给M,及正在受到职业焦虑困扰的女性:先关照自我,再解决外部的问题吧。
让那些能够“乘风破浪”的成功女性去乘风破浪,你可以抛开外部认同,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承认自己也有局限,反正你我本来就不是全能的超人啊。
就算有时候真的不能解决问题,暂停、躺平任嘲、甚至逃避,都可以。
放下励志,放过自己,才能重新启程。你会发现,职业和人生,反而常常会抵达意想不到的他处。
,女友全媒体正式启动优秀写手招募计划,我们为你提供有竞争力的稿费,让你有机会成为签约作者……
投稿邮箱:tougao
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