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不能吃这个”!保姆小张跑过来对张叔叔说道。“我就吃一点肥肉,应该不要紧吧”!55岁的张叔叔有些心虚的回答。“可是医生都说了,你要是还和以前一样不注意饮食,会犯病的”!
这是出现在张叔叔家餐桌上的一幕,张叔叔家的保姆对张叔叔的饮食控制非常严格,因为就在不医院出院,入院原因是因为张叔叔晚上睡觉,突发了脑出血,还好家人发现的及时,医院,不然有性命危险。
张叔叔出院之后,生活上需要人照顾,因此他的儿子特地请了一个保姆照顾他。张叔叔原本就患有高血压,再加上后来患上了脑出血,所以饮食上要格外注意。
而且张叔叔这次住院的时候医生告诉他,他的脑出血可能就因为长期不良的的饮食习惯造成的,而高血压患者不想发展成脑性出血,一定要注意有些食物不能吃!
一、专业医生告诉你:高血压为什么会引起脑出血?
脑出血是颅内大、小动静脉及毛细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实质出血的自发性脑血管疾病,临床上以突发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肢体乏力、失语甚至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易发于中老年人。
脑出血一旦发病就会非常棘手,具有起病急、进展快、致残率高等特点,而且发病率多年来居高不下,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此外这种疾病的预后较差,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那么对健康危害如此之大的脑出血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高血压是引起脑出血的罪魁祸首,有研究表明由高血压引发的脑出血约占脑出血总数的85%左右。长期的高血压会造成脑血管长时间受到高压的血流冲击,导致脑血管小动脉发生硬化、弹性变差,从而抵御血液压力的能力也会逐渐变差。
当人体的血压突然升高时,硬化后的血管一时间承受不住来自于血管内部血液的压力时,血管就会出现破裂出血的现象。
而在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时发现患者中的男女比例为2.3:1,男性的患病率为69.8%,女性的患病率仅为30.2%。导致高血压性脑出血男性比例,大大高于女性的原因与男性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存在一定的关系。
二、提醒!预防脑出血,这三种食物最好别吃
上文当中我们提到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后非常差,患病之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那么易患病的中老年人群应该在饮食上注意些什么,才能够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生呢?
1.高胆固醇类食物
顾名思义高胆固醇类食物,指的是高油高脂饮食,这一类的食物对人体血管的危害非常大。长期或者过量的食用高胆固醇食物会造成大量的胆固醇形成堆积,不能被及时排出体外。
而这些多余的胆固醇则会沉积人体的血管内,逐渐附着在血管壁上。当血管内膜上面的胆固醇越来越多,会累积成血管斑块。这个时候会造成血管内壁狭窄或者是血管闭塞,这也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
同时在这期间由于血管发生堵塞,机体的血压也会升高,因此这也是高血压的发生过程。而血管堵塞、血液不通必定会引发脑血管压力增大,引起脑出血的发生。
在日常饮食中对于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主要包括蛋黄、肥肉、动物内脏、鱿鱼以及黄油奶油等,对于这一类食物要注意尽量不要多吃,人体一天的胆固醇摄入量应该控制在毫克以内。
拿鸡蛋举例,一个蛋黄的胆固醇含量大概是毫克,假如你在一天的时间内已经吃了一个鸡蛋,那么就要注意这一天就不要再吃肥肉和鱿鱼等一些高胆固醇的食物了。
2.高盐高糖食物
长期的高盐高糖饮食也会引发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生;
首先高盐饮食当中会含有大量的钠离子,钠离子会引起血液渗透压的变化,它会存在于细胞的外液中,致使血容量增加。而血容量的增加势必会对血管产生一定的影响,原有的血管为了适应血容量的增加会缩小血管腔以此来增加外周阻力,保证血管正常运行。
此外,当钠离子在血液中的数量增加时,血液中的钠离子与和动脉壁细胞中的钠离子浓度差会明显增大时,会引发动脉壁上面的平滑肌细胞发生改变,同样也会引发血管腔缩小、狭窄,因此导致高血压升高。
还有一点,机体在遇到血液中的钠离子增加的这种情况时,会做出一部分自我保护反应。为了避免血容量增加之后造成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组织灌注过多、全身阻力和小动脉收缩增加这种情况发生,机体会主动排出残留在体内的水和钠。然而在排水的过程中,血管的外周阻力会持续增加,这时也会引起血压明显升高的表现。
其次长期的高糖饮食会导致机体的糖分摄入过多,引起血糖间断性升高。当机体处于血糖高位的情况下,会对大脑中下丘脑的血管中枢部分产生刺激,这样就会引起血管收缩,从而出现机体血压升高的现象发生。
除此之外长期的高糖饮食还会引起胰岛素代谢紊乱,致使全身的小动脉逐渐出现动脉硬化的现象,这一部分原因也会引起血压升高的表现。
在现代人的饮食当中高盐高糖饮食十分普遍,大众在解决了温饱之余对口味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高盐高糖的饮食方式就受到了大众的喜欢,但是这样的饮食方式是非常不健康的。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中指出,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盐份应该小于5克。
另外,成年人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也应该严格控制,最好不要超过25克,而这样的一个标准很多人是难以达到的,因为一份盒饭中的含盐量就会达到6-7克,一杯奶茶中的含糖量就能够达到62克,而这只是一餐的盐、糖摄入量。
因此大众应该把饮食健康放在第一位,口味放在第二位,注意清淡、营养、健康的日常饮食。
3.酒精
饮酒是引发脑出血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研究显示与不饮酒的人群相比,饮酒的人群发生脑出血的几率高达50%,特别是本身就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更应该注意减少饮酒次数。
第一,长期饮酒也是造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饮酒之后机体的交感神经的张力会增高,由此会引发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脏传导速度增加、心率加快等等反应,同时心脏耗氧量也会随之增加增加,导致血压升高。
第二,如果患者在本身就患有高血压的情况下,还持续饮酒就会增加脑血管动脉硬化的速度,从而严重损伤脑血管质量,致使脑血管在饮酒后血压升高的刺激下,很容易发生破裂出血,所以高血压的患者饮酒是对脑血管的双重伤害,非常危险!
不仅仅是高血压的患者不能够饮酒,对于健康的人群来说饮酒也是一个引发疾病的危险因素。成年人每天的酒精摄入量不能够超过25克,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控制在15克以内。虽然中国有着悠久的“酒文化”,很多人更喜欢借助酒来抒发一些情绪,但是这些都不能掩盖喝酒对健康有损害的事实,所以,酒呢,最好能不喝就不喝!
因此为了保护脑血管健康,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控制以上这三类食物的摄入量。那么除了少食用这三类食物之外,我们还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的脑血管健康呢?
最后:
在我国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4-6倍,由此可见在同样存在危险因素的前提下,脑血管更加脆弱,更容易发病。这与大脑的结构存在一定的关系,而所有的脑血管疾病都存在发病急、预后差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出现了年轻化的态势,预防脑出血应该从最开始的保持血压平稳做起,因此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都非常重要,需要引起大众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