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恐惧叫“当众讲话的恐惧”,不知道你有没有?
有数据统计显示,人们恐惧的第一件事是演讲,第二件事才是死亡。也有人很形象地表述自己的这种恐惧:如果此时突发危险,宁愿死掉也不愿向人求救,因为死了没什么了不起,但向人求救就意味着还要跟人打招呼......
由此可见,这种恐惧在有些人的心里是真的恐惧,严重的时候甚至还会伴随着某些“病态”。
讲话恐惧症也叫做社交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多起病于青少年或成年早期。患者常表现为害怕在公共场合说话、聚会、开会等,对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过分担心、紧张和害怕。
怕自己说出一些难堪的话,使自己感到尴尬、窘迫;不敢和别人交流,怕自己脸红;怕与他人目光对视,更怕别人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的不安、窘相和内心秘密等。同时,还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面部或手心出汗、口干、面红目赤、心率加快、头晕心慌、胸闷、咽部窒息感、坐立不安等。
因为讲话恐惧症患者会表现出明显的害怕和紧张,所以,他们大多会采取逃离、回避的行为,严重者还会导致完全的社会隔离,从而影响其社会功能。
那讲话恐惧症患者该怎么进行治疗?医生提出了3个可以进行自我调整的方法!
1、提高自我认识
很多人讲话的时候都有恐惧、焦虑的情绪,甚至会出现讲话焦虑的情况,比如,说话的时候颤抖、脸红、害怕出丑,有的人甚至讲话结巴,这些都是很常见的表现。
但是千万不能把这件事情扩大化,认为是非常灾难性的,或者一旦讲话恐惧时,就认为是一件非常糟糕、恐怖的事情。只有淡化这件事情,平时多参加一些活动,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和语言组织能力;平时多看看书,练习口才交际,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慢慢地调节、找回自信,进而缓解讲话恐惧对自己的影响。
2、适当转移注意力
当自己讲话恐惧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走一走、逛一逛,或者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只有将自己的精力